过而不改·Unrectified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啊。”
- 《论语》 15.30
Confucius said:" To have faults and not to rectify them - this, indeed, should be pronounced having faults.
- Analects of Confucius, 15.30

Friday, December 17, 2010

蘇格拉底之死(东方新闻网,17/12/2010)

蘇格拉底之死
鄭庭河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提控,罪名為「不虔誠」,即:「不信仰本邦神靈,引介其他神祇,並腐化年輕一代。」蘇氏否認有罪,堅稱他只不過在試圖傳授真理,然雅典法庭最終還是通過投票判處了他死刑。
從 當今角度來論,蘇氏之死顯然是個大悲劇,因人們已普遍肯定他在知識界,尤其是哲學界的地位。他乃古典哲學從自然主題轉向人倫主題的關鍵人物,貢獻不可謂不 大,而繼承他部分思想的柏拉圖,更是奠定西方哲學傳統的主將之一。凡讀過古典哲學者,應知曉蘇氏以理性思辨聞名,常以「蘇氏辯證法」來找人辯論,包括檢討 當時諸多以販賣知識為職業的詭辯家。他不滿論者未能「搔到癢處」的舉證、比喻或假設,而執著于事物之「本質」、「終究」層面的解答,結果往往把對方逼到無 言以對,暴露其無知。另外,他也不認可相對主義,汲汲于探尋倫理道德的普遍性定義,這些嘗試都給后代哲學的開展樹立了典範。
蘇格拉底對真理的不懈追求,顯示他對真理的信念,期望能從嚴謹的思辨中排除各種虛假、無謂的說辭,提煉確切的知識,好讓世人有其朝向智慧和善的依據 ——他相信由知識所衍生的信念自然會導向善行。他從不傲慢、狂妄地以「最高智慧者」自居,更沒自封為「真理化身」,反而坦承自己知道的並不多,甚至還認同 他人對本身的批評:僅會給別人拋出自己也沒能力解答的問題。
如此一位認真、誠實、理智、謙虛、敬業的學者,竟然不見容于一「民主社會」,恰恰顯示了世事的荒謬——或說殘酷。蘇格拉底可說是社會之狹隘思維和信 仰當道,以及權勢者排除異己之下的犧牲者,誠因他的認真、誠實和犀利,令他得罪了不少人。所謂「不虔誠」的指控,到底是個污蔑、借口,還是偏激的主觀印 象?
事實上,根據蘇氏的弟子色諾芬,蘇氏經常可被目睹于城裡的公共祭壇獻上犧牲,而于審訊當中,他也有向阿波羅吁求見證本身所宣揚的「智慧」並非一種傲 慢,而是揭發人們對智慧之「佯裝」的一種特殊使命。然不管怎樣,在權勢眼中,他顯然更像是個「問題製造者」,乃至務必被清剿的「異端」。
質言之,蘇格拉底乃最早因實踐思想和言論自由而被指控「危害」宗教而被處死的知識分子之一——只可惜當時沒有諾貝爾獎。

文章来自: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dread/DGF/2uI90ikA134608gi1g8o2NMw1MPd7W5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