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改·Unrectified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啊。”
- 《论语》 15.30
Confucius said:" To have faults and not to rectify them - this, indeed, should be pronounced having faults.
- Analects of Confucius, 15.30

Sunday, February 19, 2012

駱燕萍:減輕師生壓力‧課外活動評估應降至10%(星洲日报,18/2/2012)

(吉隆坡17日訊)教專總秘書駱燕萍認為,教育部在國家關鍵成效領域下所推行的全國學校排名系統,已讓學生及教師的壓力日益增加,她建議將課外活動占學校表現評估分數30%的比例,降至10%。

她表示,自教育部推行學校排名系統後,許多學校為了爭取排名,就極力鞭策各自的學生,導致學生非常壓力及勞累,擔心無法達成校方的期許。

“學校表現評估分為學術成績及課外活動各佔70%和30%,教專認為30%的比例較高,建議調低至10%,因為到最後學生的未來還是取決於你現在考試拿到幾個A。”

素質教育以有趣學習為主

她今日在國家轉型峰會素質教育環節上擔任主講人時指出,大馬現有的教育制度以考試為主,但所謂素質教育應以有趣學習為主,不要強迫學生。

“教育部在國家關鍵成效領域方面,推行各項措施提昇學生的教育水平,無可否認政府做了很多,包括學費全免等,但還有可改進的地方。”

另一方面,針對全國學校排名系統,駱燕萍指現有評估方式有利那些學生考取好成績和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因為只要有數個學生考獲全科A,其學校排名就會在其他學生人數較多的學校前面,但實際上人數多的學校表現也不差。

“還有一個爭議是政府提供特別撥款給高表現學校,但其實這些撥款都是納稅人的錢,我認為不能讓一小部份者獲益,相反要平均分出給所有學生和教師。”

李馥彥:贊成獎勵教師制度

此外,雙威大學執行董事李馥彥贊成政府推行獎勵教師制度,因為給予教師高薪,有可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杏壇。

“新加坡政府給予教師媲美私人界的高薪,優質教師的總收入可能比專業人士如律師更高,但大馬的教師薪水還不到非常誘人的階段。”

“雖然我贊同給予教師高薪,但同時要求教師的素質,大馬的問題是我們的教師,不管是政府學校或私人院校,他們的水準和收入有相符嗎?”

(星洲日報)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37218?tid=1)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2

一封还未回复的信(二)·An Unreplied Letter (2)

http://unrectified1530.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您点击上面的链接,就会看到我爸爸妈妈写给尊孔独中潘永强校长的公开信。我在2011年7月18日亲手把它交了给潘校长。今天是2012年1月18日,那封公开信交了给他恰好6个月,我爸爸妈妈还在等着他的回函或来电。

http://unrectified1530.blogspot.com/2011/08/open-letter-to-headmaster-of-confucian.html

The link above will take you to an open letter written by my parents to the Headmaster of Confucian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  I personally handed the letter to Mr. Phoon on July 18, 2011.  Today is January 18, 2012, exactly 6 months from the date he received the letter.  My parents are still waiting for his reply.

Tuesday, January 17, 2012

真真假假·Truth or Lies? ---- 第十九集·EPISODE NINETEEN

到底谁在讲真话? 
Who is telling the truth?
 
                                                                                                                                  

(点击图片放大  Click picture to enlarge) 



http://www.confucian.edu.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99:-5&catid=38:2009-03-31-00-23-24&Itemid=74

                                                                                                                                 











http://unrectified1530.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待续。。。
TO BE CONTINUED…

敬请期待下一集《真真假假》!
Please stay tuned for the next episode of “Truth or Lies?”!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教改一塌糊塗,教師叫苦連天。。。

葉蕊‧改善教育素質

俗語說,讀書不成三大害。哪三害?自己沒有知識、技能和文化,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還變成社會負擔。

時下的學生壓力越來越大,壓力主要來自功課與人際關係。上學只為做功課、默寫、測驗和考試,學生根本不知為了甚麼而讀書。加上教育改革朝令夕改,教師和家長都無所適從,根本就是拿學生當白老鼠。

到底應以母語或英語教數理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教育部日前宣佈準備從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面檢討我國教育系統,以確保每個大馬人都能夠發揮潛能。

教育政策混亂,惡果將逐漸浮現。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會倒退,情況令人憂慮。學生的錯別字問題日趨嚴重,連非常普通的字也會寫錯,非常簡單的詞也會弄錯,不啻為大馬的未來敲響警鐘,值得整個社會深刻反思。

學生錯別字多,容易執筆忘字,相信與平日上網多有關。互聯網日益普及,青少年接觸圖像的機會多於文字,這是全球的趨勢。

教育改革失敗,尤其是母語教學朝令夕改,教師學生無所適從,導致語文水平不進反退。除此之外,教師質素良莠不齊亦是導致教育水平每況愈下的主要原因。教師語文根基不好,自顧不暇,又如何能夠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呢?

教改一塌糊塗,教師叫苦連天,學生無辜受害是我國教育的真實寫照。當局與其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測試,倒不如集中資源培訓教師,提昇師資水平。同樣的道理,提昇學生語文水平的關鍵亦不在於搞徒具形式的評估,而在於改善教育素質。

語文是學習的基礎,語文能力不濟,其他也就無從談起。當局與其將時間和資源花在不知所謂的系統評估,不如固本培元,設法改善語文教育,當然,關鍵是先提昇教師的素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投資教育不能流於空談。(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葉蕊)

(http://www.sinchew-i.com/commentary/node/21747)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莫家浩‧師資才是硬道理(星洲日报,15/11/2011)

“大學者,非大樓也,大師之謂也。”這句清華老校長梅貽琦的名言,套在中小學身上,或許有點勉強。雖說名師未必總能出高徒,但若在天真爛漫的年紀, 能有良師益友在其側,對於芸芸學子,何嘗不是好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是韓愈對師道的看法。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反覆朗誦的,則是對為師 者的叮嚀。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俗語,試圖表達我們社會一種尊師重道的價值觀。

於是,無論該議題是否已被政治化,當人們談及英語教數理時,太多意見把焦點放在前後名詞上,卻很少有人願意將目光投向短句的中心——英語“教”數理 ——師資的重要性。就如多數人評價母語教育時,總是將“使用母語”提昇為某種道德訴求,卻把作為主語的“教育”,理解為“只要用母語,效果自然好”的理所 當然。也就如他們在讚揚中國科技進步時,只談其教育的媒介語,卻不提體系本身,尤其是師資層面的完善與否。

事實上,中國的科普教育,至少從近現代新式學校出現開始,便不斷引入西方的知識結構。大量的翻譯工作,隨之則是教材的編撰和師範教育的推廣。之後除了文革期間,引進西學並普及教育的工作一直持續。

如今的中國,除了窮鄉僻壤的鄉區學校不算,城市裡的小學師資幾乎篤定是大學畢業,一些大城市的中學甚至只招聘研究生當老師。大學裡,純理科系不是票 房毒藥,有時甚至還比文科系熱門。這些數目龐大的理科生,不會因為害怕畢業後沒飯吃而選擇工科或商科,他們既有奔月的理想,也知道自己在大國市場裡的價 值。當中很多人也選擇到中小學或留在大學教書,這不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也是現代公務員制度的驅動。

所以,以“中國用華語,效果自然好”,從而推導出“母語教數理”的優越論者,可說是完全忽視了上述客觀環境的美麗誤會。全國獨中,數理科教師越來越 稀有,有的學校甚至每一季都要“登報求師”,足以說明師資短缺問題有多嚴重。即使屬於國民教育體系,許多華小到今天還在靠臨教維生,情況自然好不到哪去。 現今體系內,師資的空缺,究竟何時能填滿,著實是令人不安的未知數。而任何支持“英語教數理”的務實論者,彷彿是在夢想我國的英語數理課程編排和師資培 養,如今也將和一個大馬商店、餐廳、望遠鏡一樣,陸續安心到位。

教育因夢想而偉大,我們不敢保證,有朝一日,英語教數理會否成功,英語源流學校是否也將在我國復興。毋庸置疑的是,那一天不會在英語師資不足的前提下到來。

教育要興革,師資永遠是硬道理。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今天的獨中校園處處找得到孔子,卻找不到老師。是政策亡我華教之心不死,還是興革早已離華教而遠去了?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莫家浩)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1656)

Friday, November 11, 2011

“憶意非凡”的日子

今天是个“憶意非凡”的日子。

11.11.11这个日期,一百年才会出现一次。

更重要的是,11.11.11这一天,是尊孔独中举行高初中毕业典礼的日子。对我高三的兄弟姐妹知己朋友战友同党们来说,尝试高中毕业的滋味,一生中就只有那么一次。

若不是因为种种原因(欲知详情,请点击这里),我今天应该是与我的兄弟姐妹知己朋友战友同党们一起上台领毕业文凭,一起唱毕业歌,一起向我们的中学生涯告别。。。

但是,我退学了,没有机会和我的兄弟姐妹知己朋友战友同党们一起经历今年的风风雨雨(欲知详情,请点击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我真心的祝福送给各位刚毕业的兄弟姐妹知己朋友战友同党。

而这份祝福,我已经成功地把它送到每一位毕业了的兄弟姐妹知己朋友战友同党的怀里,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这是每位毕业生都会收存的毕业特刊:



这就是我送给我的兄弟姐妹知己朋友战友同党们的祝福(在第679页):




祝你们前程似锦!相信我们会再见的!

至于其他的尊孔人,我当然没有忘记你们。。。我们也一定会有机会再见的!祝你们安康快乐!

Tuesday, October 18, 2011

一封还未回复的信·An Unreplied Letter

http://unrectified1530.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您点击上面的链接,就会看到我爸爸妈妈写给尊孔独中潘永强校长的公开信。我在2011年7月18日亲手把它交了给潘校长。今天是10月18日,那封公开信交了给他恰好3个月,我爸爸妈妈还在等着他的回函或来电。

http://unrectified1530.blogspot.com/2011/08/open-letter-to-headmaster-of-confucian.html

The link above will take you to an open letter written by my parents to the Headmaster of Confucian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  I personally handed the letter to Mr. Phoon on July 18, 2011.  Today is October 18, exactly 3 months from the date he received the letter.  My parents are still waiting for his reply.